台灣因為四周環海,自古以來鹽的取得都以海鹽為主,主要產自於台江內海的鹽田曬鹽。但鹽埕曬鹽只適宜台灣西岸的沙灘海岸,依據恆春縣志記載,恆春半島居民早已利用珊瑚礁岩穴或加工的「鹽窟仔」中的海水,歷經陽光曝曬ヽ落山風吹襲,形成滷水再結晶成鹽,這些產自珊瑚礁岩壺穴中的海鹽,就稱為「硓石鹽」。

       民俗作家劉還月先生近年在恆春半島進行田野調查,採擷不少當地先民在沛雨期或颱風季節取海水煎鹽的口述紀錄,可見「煮海為鹽」也曾是恆春半島自古以來的重要海鹽產業歷史。劉還月並考究《天工開物》等典籍獲知古時的煮鹽器具—「牢盆」,期望透過重現千年歷史的「牢盆」,展現傳統的海鹽產業,更可連結原住民時代先民取鹽的方法,讓更多人了解台灣海鹽與恆春半島

「硓石鹽」的歷史與文化。

       活動當日將觀賞先前手造「牢盆」及耆老講述硓咕石鹽故事的影片,接著是以牢盆「煮海為鹽」的親身體驗,中午則享用社區媽媽的古早味中餐與在地點心。下午進行「鹽滷豆腐DIY」,還可品嚐別具風味的豆漿ヽ鹽滷豆花和豆腐,並能帶走「硓石鹽」的辟邪小物。喝飽吃足後,將漫步於安靜美麗的後灣沙灘,一方面淨灘撿柴為下一次的煮鹽準備柴火,一方面為寄居蟹伸張「居住正義」,最後與大家共享靜好的後灣夕陽美景。  

      墾管處期望透過活動讓社區與民眾共同參與體驗,不僅可以凝聚在地情感,更可以將珍貴的先民智慧,傳承給更多的年輕世代;也期待「後灣硓咕石鹽」文化的再造,能成為墾丁國家公園的生態旅遊新亮點,開啟後灣煮鹽產業的亮麗新風貌。